九大项目赋能中医药事业 南阳张仲景基金会绘就发展新蓝图
8月2日上午,张仲景基金会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座谈会在我市举行,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,共商中医药事业发展大计,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注入新动能。
据了解,张仲景基金会成立于2011年11月,是一家从事公益性、非营利性活动的慈善组织,是河南省域内唯一服务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公募慈善基金会。自成立以来,基金会成效显著,累计实现收入9599万元,其原始基金400万元由南阳医专与市中医药管理局各出资200万元。成立 14 年来,在历届理事会的不懈努力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基金会作为政府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,在多个时期、多个中医药领域及项目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,过往成绩令人瞩目,为众多项目的顺利开展和举办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。
展望未来,基金会将重点推进九大项目,全面赋能中医药事业发展:
困难家庭中医药类专业大学新生资助项目:聚焦河南省困难家庭,计划在2025 年资助100名新录取的中医药类全日制本科专业大学新生,每人资助5000元,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筑牢根基。
张仲景文化品牌打造与中医药文化氛围营造项目:一是开发设计仲景品牌标识,包括仲景文化 Logo、吉祥物等,精心塑造仲景文化名片;二是在央视宣传推广仲景文化及 “南阳艾” 公益品牌,助力提升仲景品牌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;三是在北京、郑州机场及郑渝高铁沿线进行宣传,大力推介仲景文化、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及 “南阳艾” 等,让仲景文化深入人心。
仲景文化弘扬工程项目:多维度发力弘扬仲景文化,包括培养中医药人才,支持仲景经方人才建设与乡医培训;开发编印通俗易懂的中医药科普手册,举办仲景大讲堂等活动,广泛宣传推广仲景文化;支持仲景思想学术研讨,促进仲景经方理论与实践创新。
仲景学术思想和仲景经方研究开发项目: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仲景学术及仲景经方研究。其中,仲景学术理论研究涵盖《伤寒杂病论》原典校勘与诠释、仲景学术思想源流考辨、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现代阐释、仲景诊疗思维模式研究等;创新转化研究包括经方制剂工艺标准化研究、经典名方二次开发、人工智能辅助经方应用系统研发,推动学术成果转化。
南阳中医药文化科普丛书出版项目:为传承创新发展仲景文化,加快南阳市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活动开展,提高市民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,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推广与创新研究,充分发挥医圣故里仲景文化特色优势,由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开展南阳中医药文化科普丛书编写工作。
南阳市第三届健身气功八段锦锦标赛项目: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八段锦比赛,普及传播了中医药文化,进群众体育水平提高,对弘扬中华悠久的健身文化,倡导和普及群众性健身气功活动,推动中医养生在全市推广具有重要意义。
《张仲景造像研究》专著出版项目:组织南阳中医药文化界有关专家进行研究解读,从历史、心理表达、材质、形式等方面探索仲景造像的成因,解读塑造者的心理路程,复原医圣张仲景在历代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,目前已形成《张仲景造像研究・仲景百像》书稿清样。
影印白云阁藏书《伤寒杂病论》专项:博物院拟对馆藏珍贵文献--白云阁藏本《伤寒杂病论》进行系统整理并影印出版。该项目旨在保存珍贵古籍原貌,为中医药研究、教学及文化交流提供权威文献支持,项目成果将惠及学界与社会,进一步彰显南阳作为“医圣故里” 的文化影响力。
举办《医圣之光》展览:为纪念张仲景逝世1806年暨南阳医圣祠修建369年,张仲景博物院拟举办《医圣之光》展览。展览将通过丰富的文物、图书、音像及互动展陈形式,向公众全面呈现张仲景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全球影响力,提升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,促进馆际交流,推动仲景文化的国际传播。
座谈会上,大家一致认为,基金会在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功不可没,未来,必将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更强动力。
来源:南阳日报健康头条